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这是我一直强调底线思维的根本含义”,“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人强大精神力量”。我国地震及灾害特点是地震多、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灾害重。20世纪全球因地震造成120万人死亡,其中我国就达60万人,造成千人以上死亡的地震有22次。我国陆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却承受了全球35%的7.0级以上大陆强震。提升防震减灾、抗震救灾能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工作。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视察福建省地震局,欣然题写“防震减灾 造福人民”,对防震减灾工作和地震系统干部职工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生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人民领袖的崇高境界、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防震减灾是造福人民的崇高事业,造福人民是防震减灾的永恒追求。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保障现代化强国建设,是防震减灾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的光辉历程,以及我们开展的许多重大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指出“在大灾大难面前,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吃苦在前,冲锋在前,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回顾防震减灾教灾事业发展走过的不平凡道路,我们党始终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防震减灾能力持续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地震监测预警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加强,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更加扎实,实现了全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能力的防震减灾奋斗目标,成功应对处置了云南鲁甸6.55级、四川芦山7.0级和四川泸定6.8级等多次重大地震,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践行“防震减灾造福人民”,要深刻认识地震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一切工作围绕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展开,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最大优势、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既做到重大灾害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又完善日常工作机制,做到风险防范工作综合协调、各负其责,全面做好防、抗、救各项工作。加快推进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最终实现更加有力有序有效的预防和应急,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好社会稳定,更好满足人民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向往。
二、加强和改进地震监测预报预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改进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地震趋势研判,加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进一步推动预警体系建设,科学发布地震预警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 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防范”、“加强震情监测”。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是防震减灾救灾的核心基础业务,是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地震之前向党和人民“打个招呼”的关键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取得了长足进步。
地震监测方面,我国已建成由2万多个地震监测站点组成,覆盖国家、省和市县三级的数字化、网络化地震监测站网(包括测震站网和地球物理站网),地震监测仪器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可控,成功发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 全国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东部人口稠密地区达到1.5级,其中首都圈地区达到1.0级。
地震预测预报方面,经过长期的地震预报研究和实践,形成了“长、中、短、临”渐进式地震预报思路,发展多学科综合方法,建立年度、年中、月、周常规会商和紧急、加密、专题震情会商的工作机制,研究发布《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021- 2030年)》十年周期的长期预报,每年组织召开年度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确定全国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地震部门和中心站结合的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机制,着力把握大地震活动规律和地震高危险性区域分布,十年尺度的中长期预测对西部7级和东部6级左右地震把握较好,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对6级左右地震总体预测效果较好,近年来在多次地震前作出了有一定减灾实效的预测。
地震预警方面,国家大力推进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自2018年以来,历经5年建成15391个地震预警站、3个国家级预警中心、31个省级预警中心、173 个地市级信息发布中心,基本实现全国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和重点地区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地震预警服务在北京、天津、河北、福建、云南、四川等地区试点开展,对云南漾濞6.4级、四川泸定6.8级、山东平原5.5级等多次地震成功预警,为目标区内重点行业和社会公众采取紧急处置和应急避险贏得宝贵时间。
全面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深入落实十年尺度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各项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落地见效。加强地震趋势动态跟踪研究,完善震情跟踪会商机制,不断提高中强地震前兆信息捕捉能力,健全群测群防工作体系,扎实做好重点地区、重要地区和重要时段地震安保服务。加快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推进华北强震预测与致灾机理研究,持续深化对地震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和灾害链规律的认识。强化“一带一路”地震监测站网建设。推动国家地震监测台(站)网智能化提升工程立项实施,建设火山和海洋地震观测站网,提高京津冀、川滇、甘青和东南沿海等地震易发区和重点地区地球物理站网密度,逐步建成“空、天、地、海”一体化智能监测业务体系。推动建设基于手机大数据的新一代中国地震预警网,推进秒级地震预警能力由重点地区向全国拓展。
三、努力把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宁肯十防九空,有些领域要做好应对百年一遇灾害的准备。”“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我国地震灾害风险高,约57%的人口、51%的城市和58%的国土位于地震高风险区。地震灾害十分严重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必须坚决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方针,全面提升各环节、全过程、多层次抵御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的综合防范能力。
“地下搞清楚”。印发实施《中国地震构造环境探查规划》,先后对100多座大中城市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查,完成首次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开展百年尺度的地震风险预测,开展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安全提供地震科技保障。发布了第5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明确一般建筑抗震设防要求。完成5万余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合理确定三峡大坝、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提供基本依据。
“地上搞结实”。建成地震安全农居2400余万户,加固中小学校舍近3.5亿平方米。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完成229个重点区县居民小区、学校、医院、农村民居以及交通生命线、电力和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等377万处房屋设施加固任务。减震隔震技术在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中广泛应用。
“公众搞明白”。推进地震科普“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截至2022年底,认定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32个、示范学校518所,面向7000余所学校开展以图书捐赠、讲座、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累计建成应急避难场所12.7万余座,占地面积约23.8亿平方米,可容纳约7.4亿人。积极推进地震巨灾保险工作,累计为全国1600多万户家庭提供地震风险保障。
“准备搞充分”。充分做好预案、力量、物资、机制、保障准备。在全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衔接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发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授队伍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组建地震专业救援队伍。基本建成“中央一省一市一县一乡”五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实现灾后12小时内快速运抵灾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定期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部署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每年印发加强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部署地震重点危险区应急准备,对重点省份开展防范应对准备检查,针对可能出现的“断路、断网、断电”等突出问题强化细化实化防范措施。举行“应急使命”抗震救灾演习,初步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构建起以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为主干的灾情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能力,确保大震来临时应对及时高效、行动有力有序。
把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要针对一些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坚持“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不断提升城乡抗震设防能力。加快大震危险源和承灾体风险源探查,优先在华北、长三角等6个区域开展活断层探查,常态化开展全国房屋设施抗震设防能力调查。编制第6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科学提高全国抗震设防标准。加强和规范重大建设工程、重点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推动地震重点危险区、大中城市和城市群、乡镇房屋设施、国家重大战略基础设施、能源开发以及海洋等地震灾害风险防控,持续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大力推进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平台建设,广泛推广减隔震、建筑健康监测等新技术应用,着力提高城乡抗御大震韧性。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预评估、地震高烈度区重大基础设施地震灾害隐患排查与风险评估。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建立重特大地震灾害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公众体验式地震科普基地建设,提高全社会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四、全力组织抗震救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抗震救灾,每次重特大地震发生后都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授受灾群众,科学施教,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全力组织抗震救灾,把搜救人员、抢救伤员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减少伤亡。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多次赶赴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指出“要坚持抗震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抗震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四川芦山、九寨沟、长宁、泸定,云南鲁甸、漾濞,青海玛多等多次重特大地震灾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组织抗震救灾。应急管理部充分发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协调各成员单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协助地方全力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受灾群众紧急安置、基础设施抢险保通、震情趋势研判、灾害调查、次生灾害排查除险、新闻宣传等工作。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发挥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争分夺秒搜救人员,千方百计拯救生命。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响应,成立联合指挥机构,扁平化高效指挥,就地开展抢险救援、疏散安置、物资调配、舆论引导等工作。各方高效联动,有序参与,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多次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
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要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全面提升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能力。健全防震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指挥协调职能,压紧压实各地防震减灾救灾主体责任。强化大震防范应对准备,组织地震应急救援培训和实战演练,加强铁路、公路、民航、水路和应急通信等抗灾能力建设,增强“水陆空”立体应急运输和区域整体运输协调能力。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在高海拔地区、偏远山区乡镇统筹直升机救授相关设施规划建设。建强基层应急教援队伍,前置物资储备,加强偏远山区乡镇、村庄通信设备配备,强化灾情速报员培训,确保灾时第一时间上报灾情信息、救灾需求。强化值班值守,枕戈待且,确保地震发生后,高效有力有序开展抗震救灾行动。
来源:泾川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