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 经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

发布时间:2008-07-04 来源:
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 经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
——沁阳市创新农村党风廉政教育方式
    近年来,河南省沁阳市把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作为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创新方式,突出重点,坚持做到“四个结合”,有力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维护了全市农村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一、坚持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
     
    该市注重发挥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基地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中形式直观醒目、内容相对集中、容易产生共鸣效果等独特作用,狠抓基地建设,让广大农村干部在正反两方面教育中筑牢党纪国法、思想道德防线,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一方面,建立示范教育基地,开展正面示范教育。该市着力构建多层次、覆盖广的廉政示范教育网络,建立了“党员干部示范教育基地”、村级“党风廉政示范教育基地”等,大力宣传郑培民、杨正超、李连成以及本市涌现出的王东明、任保才等五十多个典型人物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同时,利用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对全市农村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另一方面,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反面警示教育。精心选取周边县市有关农村干部违法违纪的十多个典型案例,建立了“农村干部警示教育基地”,结合“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精心选取去年以来在全国、全省影响较大的职务犯罪典型案例80余起,对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内容、版面进行了更新。另外,还通过印发《典型案例通报》、邀请有关专业人士为乡村两级党员干部作“构建惩防体系暨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报告等形式,大力开展警示教育,以典型案例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做到警钟长鸣。今年3月3日,该市人大、政协两会刚结束,市委书记史全新就带领人大、政府、政协新当选的班子成员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开启了新班子上任的第一课。截至目前,该市五所基地共接待农村党员干部25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坚持经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相结合
     
    在经常教育方面,一是利用市、乡两级党校培训基地,开展经常性教育。充分发挥市、乡两级党校的主渠道教育作用,选调专职教师,制订教学培训计划,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和系统的党风廉政教育。二是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开辟了廉政影视、戏曲专栏,定期组织干部群众收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座、勤政廉政电教片。三是不断完善乡、村两级党组织的学习制度,结合各个时期宣传教育重点和农村中心工作任务,对理想信念、政策形势、新农村建设、信访稳定等教育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体会、有记录。四是在互联网、电视台先后开辟了“新怀川论坛”、“踏上新征程、建设新沁阳”等系列讲座,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融合形势教育、政策讲解、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和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四个方面内容,对乡镇干部、农村党支部书记和规模以上企业家进行辅导培训。去年以来,该市共举办农村干部培训班14场次,培训干部2500余人次;组织干部群众收看远程教育廉政知识讲座、勤政廉政电教片等1000余场次,近万名农村党员群众接受了教育;播放反腐倡廉影视片16部,举办“新怀川论坛”22期。在主题教育方面,该市先后开展了四项主题教育。一是开展了以“学党章,知荣辱”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通过学习党章,学习八荣八耻相关内容,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争做执行党章,遵守党章的模范;二是开展了政策法纪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政策法纪进百村、走千企、入万户集中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争做知法懂法、遵纪守法的模范;三是开展了“学习王东明,当好村干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身边人、典型事,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争做勤政为民、干事创业的模范;四是把“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延伸到农村两委干部,通过加强五个方面作风建设、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争做关注民生、廉洁从政的模范。同时,举办了以“加强作风建设,推动跨越式发展”、“学习谢延信,构建和谐沁阳”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开展了传唱“吃亏歌”、“党员形象”大讨论、“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开展经常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三、坚持廉政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该市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进农村创建活动。一是开展廉政文化进村(街)活动。大力开展“廉政文化示范村(街)”创建活动,提出了每个村(街)要建立一个廉政文化大院、一个综合活动室、一个廉政图书角、一个影像播放站(点)、一支文艺宣传队、一条廉政文化街、一个现代农民学校、一个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的“八个一”创建标准,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创建廉政文化示范村街的通知》,确立了统一的“五有三实现”农村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标准,培育了紫陵镇赵寨、西向镇四街,怀庆办事处双磨、沁园办事处联盟街等26个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廉政文化示范村(街)。截止目前,该市农村共建成以廉洁勤政、公平公正、诚实信用、民主法制等为主题的文化街道48条、文化长廊56条、文化大院309处,基本形成了“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格局。二是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围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要求、弘扬家庭美德等方面内容,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和评选“十佳文明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荣辱、明事理,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三是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以乡镇(办事处)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政型、文明型”五型机关为目标,着重在“五个加强、五个促进”上下功夫。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促进机关党员干部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加强与先进地区的工作交流,促进机关党员干部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对“行政提速、工作提效、服务优质、环境优良”活动的督查,促进机关干部“领导为群众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公务员为纳税人服务、全社会为投资者服务”四个服务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加强廉政教育,促进机关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一步转变;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促进机关党员干部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活跃。
     
    四、坚持历史传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教育相结合
     
    该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唐代凌云诗才李商隐、元代儒学君子许衡、明代布衣王子朱载堉、廉吏何塘、清代民族英雄曹瑾和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等一批斐声海内外的历史名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和廉政轶事,成为农村党风廉政教育的不竭源泉。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该市涌现了一大批农村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先后推出了任保才、王东明、石青云等多名勤廉双优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有着广泛的现实廉政文化基础。该市依托历史文化沉淀和现实生活资源,在广大农村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廉政文艺作品创作和廉政教育活动,把历史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农村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之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荣明耻,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以自身实际行动去效名人、育清官、尊先贤、树清风,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成效。去年以来,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共创作廉政格言警句1500余条、民间谚语2000余条;编辑出版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宋学义》、《朱载堉的传说》、《何塘的故事》等具有沁阳特色的廉政教育读本;组织编排了大型怀梆剧《沁阳人民的好儿子—王东明》,在焦作各县市进行巡回演出;和台湾豫剧团共同编排演出了《海疆知府—曹瑾》等,通过创作、演出一批农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廉政剧目,寓教于乐,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广大农村呈现出民风淳、党风正、干群和、社会稳的良好局面,怀川大地风清气正。
     
    沁阳市供稿